报告题目:揭秘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秘密
报告人:梁春涛 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19年8月23日(周五)10:00
报告地点:导航楼四号会议室
在汶川和芦山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未破裂区域被称为地震空区。为了探索这一现象,我们的研究小组在该地区设立了70多个临时地震监测站,并记录了Mc= 0级微震活动。我们发现微震与降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当降雨量增加时,微震活动减少。这一发现对理解中下地壳高强度四川盆地基底延申带产生重要启示。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微震b值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与中下地壳高强度的四川盆地基底延申带呈正相关。这种空间分布模式揭示了可能存在于后山/中央断裂的一种特殊结构特征,它们失去了弹性而无法积累能量进行大规模的地动。
虽然前山断裂以及盆地内的大邑断裂位于四川盆地基底之上,处于弹性应变区,但它们也展现出较低B值,这表明它们有潜力发生大规模的地动事件。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来解释这些在地质历史上的形成原因,以及他们如何影响当前的地动风险。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学术报告,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和理解地球内部复杂的地质过程,同时也激发大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型自然灾害的关注和预警能力。
关于报告人简介:
梁春涛教授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地球科学家,他拥有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孟菲斯大学完成了他的硕士和博士学习。他曾在美国Microseismic, Geotomo等公司工作,并目前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系主任。在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及动力机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以及微观监测与机理研究。他已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并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外,他还是一名资深教师,对学生们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情感。